首页论文查重动态毕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文献统计分析

毕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文献统计分析

时间:2015-09-24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TMLC2) 的检测结果,按不同学科( 文科、经济管理、理工科) 的特点,论述了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与学术不端关系现状,分析了学术不端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近10 年来,随着电子文献资源的广泛应用,原用于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逐步走向了公开发表。原属于学位授予机构保存的学位论文大部分在解决了著作权之后, 被数据库公司以商业模式公开发表,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由于高等教育的循环现象和文献信息的易得条件, 以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方便、快捷,使得论文抄袭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和市场需求,相应的IT 企业2008 年左右推出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讯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出现,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检测结果重复度性质的定义,百分比如何划分:既定义了抄袭性质又要兼顾知识的继承性。其二,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帮助论文著者修改论文,由此可能造成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写作语言的不规范以及研究成果描述的泛意义, 造成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混乱。知识的继承性将不复存在, 创新不是抛弃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不是从头再来。

本文通过使用超星知识发现系统,对“ 学术不端、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关键词进行检索,利用文献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平台检测的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

1 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与学术不端关系现状

1.1 学术不端的现状

学位论文的公开出版和发行以及职称评定对学术论文要求的提高,使得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变得困难。为了获得学位、评定职称和晋级,人们想尽办法获得论文,其中不乏大量的学术造假和抄袭现象, 在国内外产生极恶劣的影响。为此电子文献厂商( 电子书刊等) 顺应市场需求,纷纷推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同时也给论文的著者提供了预检工具,对照修改更加方便,但是论文检测虽然规避了抄袭,却使论文的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将学科基本概念、定义、推论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改得面目全非,违背了知识的传承性, 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矛盾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2 学术不端研究现状

利用超星知识发现系统检索,“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为关键词,时间范围为2004—2014 年,选择全部字段、精确检索,得到4 420 条记录,如图1 所示。


从图1 可见,关于“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研究成果在2009 年度出现了高峰, 达到了1 200 余篇,2014 年初只有400 余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分析如下。

1.2.1 峰值原因

高峰值:2008 年中国知网首先应市场需求推出“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用、怎么用、效果如何等成为讨论的主题,2009 年达到1 200 余篇。拐点:2009 年开始“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研究成果呈下降趋势,从论文成果内容看大部分研究成果趋近于理性、理论和实用。从知识产权到学术伦理,以及复制、轻微抄袭、剽窃、严重剽窃等抄袭程度的鉴定,给出了具体的百分比。但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和组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认定学术不端的程度,造成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标准的混乱。趋势:2013 年“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研究成果400 篇,较峰值下降了近800 篇,阅读2013 年底发表的成果可见研究者开始讨论比较多的是不同出版商推出的“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对比及精准度,论文抄袭程度的定位。但还没有看到专题讨论学术不端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知识的继承性、学术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

1.2.2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分布规律

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TMLC2)) 一年的检测资料为数据源,分析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在TMLC2 中的表现和规律。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分布图见图2。

由图2 可知: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期间共上传学位论文930 篇,其中有6 篇检测失败。从图2 中可以看出送检硕士论文上传时间集中在每年的3—8 月,此时间段为在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季;9—10 月为工程硕士毕业时间段,量少且分散;其他时间为推迟答辩的硕士论文。检测结果百分比分布图见图3。由图3 可知: 根据检索结果分布图计算黑色区域的平均值为:总复制比平均值10.78%;去除引用平均值8.00%;去除本人

平均值10.34%; 最高复制比98.70%( 是往届硕士论文评优重检去除本人后为16.3%) ;最低0。从检测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大部分送检论文的总复制比在20%左右,大于20%的学位论文一般都作了二次检测。表1 是数据采集时间段内论文检测情况统计表的节选,具有代表性。

2 存在的问题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不是近期才出现的, 在有学位论文的时候就存在。早期的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表,只存于学位授予机构的图书馆或档案馆,扩散范围较小,故影响力不大。现在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表的很少, 大量存在于公开出版物和电子资源数据库中,阅读和参考的人也多,加之现代文字处理技术的辅助,论文写作较易获得,这种情况下也带来了如下几个问题。

2.1 学术成果的继承和抄袭

牛顿说:“ 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 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进步无不建立在前人创造的历史成果之上。学术成果( 或知识) 的继承应体现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方面面,不能一概而论视为抄袭。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论引入研究当中加以验证、推论、创新、发展应视为继承,不应定义为抄袭。如果每一个研究者都从头开始,人类社会如何进步?

2.2 复制率百分比的界定依据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 学位论文的不端行为也是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既然是社会现象就应该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则,不能任其滋生、泛滥、横流。如何界定学位论文复制率百分比值的大小,判定学位论文的不端行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检测系统本身仍在不断完善,而且系统所收录的学术论文无法囊括所有期刊、书籍等。

2.3 什么机构有权评判学位论文的通过与否

目前,用于检测学位论文抄袭度的工具有中国知网的“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重庆维普资讯的“ 维普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

统”、万方数据“ PSDS.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等。由于各个检测系统拥有的比对库文献占有量不同, 检测结果完全不同, 相差甚远,其目的均是商业运作。而使用机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学校归图书馆管,有的学校归研究生院管,没有一个机构是权威学术机构,如何又能判定学位论文的不端呢?

2.4 学术道德如何走向法治

关于学术造假、学术抄袭、学术剽窃等学术道德不良现象,国内外均有报道。为了有效遏制高校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但却没有一个机构或学术组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学会章程来约束和处罚与此相关的行为,知识产权法形同虚设。

3 解决的办法

3.1 学位论文必须坚持知识的继承性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创新:“ 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 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都是围绕创新点研究、论述的,而论据的组织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因此,任何创新都离不开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3.2 界定依据的确定

学位论文的抄袭度( 以百分比计) 大于多少为抄袭,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要求均不相同,从10%~30%不等,大多数以20%为准。

通过对本校提交检测的硕士论文分析大致情况如下:文科、经管类初检大于30%的较多,而理工科大于30%的较少。从论文的内容看文科、经管类的文字复制比比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引用的定义和法律法规比较多; 而理工科论文的撰写基本上要依靠实验数据的支撑,而实验是在导师的指导及监督下完成,所以篡改伪造数据的现象较少。因此,在鉴定学位论文抄袭度时应适当考虑上述因素。文科类、经管类以小于20%为合格;理工类以小于15%为合格。

3.3 确定管理机构

目前,学位论文的管理比较混乱。一般高校、研究院所是学位授予的法定机构, 在这些机构中又设有具体机构来管理学位的教育、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通过专家的评审最后授予学位资格。其中,有一项工作是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检测的结果( 复制率百分比) 决定是否通过;另一项工作是学位论文的呈交、保存工作。一般学校的学位管理和论文保存分为两个机构, 分别是研究生学院和图书馆。这种方式易出现学位论文的版本不一致,即参加答辩的论文是一个版本,交到图书馆的论文又是一个版本。还有一种方式是由图书馆审核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论文写作的规范、打印、留存版本的确定,研究生学院依据图书馆提供的学术不端检测结果和纸本论文的版本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管理工作。此种方法解决了许多学位论文造假的漏洞,易于管理。

3.4 建立依法评判机制

学位授予与学位论文的不端是紧密相关的, 由谁来评判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仅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报告决定研究生的学位通过与否是不科学的。应建立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第三方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有异议的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这类机构可以常设也可以由政府指导学会组织,聘请相关学者、专家组成。

4 结语

“ 学术不端”有其滋生的土壤和温床,是与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学校科研水平评估、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能力考核,还是学生学术能力考查等,都与论文数量密切相关,论文指标成为学术能力考核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这些因素导致的“ 学术不端”,一个“ 学术论文不端检测系统”是远远不能够解决的。

要改变和遏制这种“ 学术不端”现象首要的是改变当前教育评价机制, 改变一切与论文挂钩的评价体系, 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给予学术研究充分的经济支持,鼓励高水平创新型研究。同时需要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带头自律,践行诚信原则。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以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系统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