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文查重动态浅论高校“职称论文”及其危害

浅论高校“职称论文”及其危害

时间:2014-10-15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职称论文是为评职称免强凑合而成的没有学术价值的文章。职称论文或内容陈旧, 毫无新意;或内容平谈, 没有深度;或结构混乱, 文理不通。职称论文的泛滥, 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下降, 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使学术刊物的质量和声誉受到影响;使职称贬值, 造成严重的学术腐败。

一、“职称论文”及其特征

近几年来, 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革, 经济浪潮对高等学校强有力的冲击, 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 在一些地方, 学术研究的空气渐趋淡薄。但是, 高校评聘职称的硬件要求中, 有发表若干篇学术论文这一项, 因而有的教师在很少进行学术研究甚至完全不进行学术研究的情况下, 写出所谓学术论文, 投到学术刊物发表。这样的论文, 我们戏称为“职称论文” 。基于上述, 对于职称论文, 我们可以这样对它进行初步的界定:职称论文就是为评职称免强凑合而成的没有学术价值的文章。

从特征上看, 职称论文不外乎以下几种:

1.内容陈旧, 毫无新意

这类文章, 也许观点正确, 有理有据, 论证有力, 文通字顺;但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 文中所讨论的问题在一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 学术界就已经讨论得非常充分并已得出了定论。众所周知, 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 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新” , 即要有独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对于新, 可以从几方面来理解。首先, 要属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新见解或新创见, 也就是要有新的观点。其次, 即使没有新的观点, 也应该有新的材料。也就是说, 文章中讨论的问题或许早有人提出过、讨论过, 但你在文章中提出一些新鲜的、新颖的、别人未用过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使原有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证明。再次, 如果没有新的观点、新的材料, 但能够用新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解决了许多人研究过, 但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使原有的观点更加能够成立, 这样的文章也不失其新。然而, 由于一些作者完全不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但根据自己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方向,又必须撰写这方面的论文, 于是只好天下文章一大抄, 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拿来。当然, 在抄袭的过程中,聪明者会将多篇同类文章进行重新拼装, 自己添加开头、结尾及过渡的话, 或调换一些事例。这样的文章从文章学和写作学的角度来看, 似乎可以过关;但作为学术论文, 毫无新意的文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2.内容平淡, 没有深度

这类文章, 虽也参与讨论学术界新近探讨的重大问题、热门问题, 或讨论自己在教学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新问题, 但只是罗列一些现象, 缺乏理论深度。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论性。一篇学术论文, 应当形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到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应当是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学术论文所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而不应当是一般的现象, 也不应当是浅显的经验体会。由于长期不进行学术研究, 不阅读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 一些作者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 其学术研究能力仍停留在撰写学士论文或硕士论文的水平上, 甚至有所降低。因此, 他们写出的论文即使有一些较新的见解, 但其论述往往流于浮浅。有时为了证明一个观点, 列出大量事例, 至多加几句概括事例的话, 而不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此外, 一部分“工作研究” 、“调查报告” 、“教学经验”等非学术性的文章也作为广义的“论文”挤进职称论文行列。这些文章常常满足于介绍或陈述客观存在的一些做法, 取得的经验, 或提出一些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建议、措施, 等等。这些文章由于没有一个严密的推理论证过程, 因而难以自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

3.结构混乱, 文理不通

此类文章或者文不对题, 或者中心不明, 或者层次不清, 或者语句不通, 甚至文面都十分混乱。写文章有一些浅层次的要求, 诸如中心明确, 条理清晰, 语句通顺, 没有错别字, 标点正确, 等等。这些要求其实在初中作文中就早已提出, 然而, 我们的一些高校教师虽说已接受多年的高等教育, 写作水平却停止在中学生的程度上,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类文章虽然不是多数, 但作者也不乏其人。一些作者完全依赖于发表其作品的报刊编辑人员, 自己不思进取, 不求提高, 东拼西凑, 粗制滥造, 写出之后全权拜托编辑人员处理。尽管这类文章经过把关到最后真正出笼的也只是少数, 但却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以上特征, 并未涵盖职称论文的全部。还有的职称论文, 其观点或材料违反学术论文应遵循的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 论点、论据站不住脚;有的职称论文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律、规则;等等。另外, 上述三类特征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一些质量极差的论文, 可能兼有上述各类特征, 简直一无是处。

二、“职称论文”的出笼及危害

(一)“职称论文”的出笼

在前面对职称论文的特征的分析中, 已经谈到了职称论文产生的一些原因, 这里想谈的是, 职称论文何以登上学术刊物的大雅之堂。许多职称论文在刊物编辑人员的初审之后就被淘汰, 还有的经过专家严格审阅之后, 即寿终正寝。但是, 仍有不少职称论文最终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这是什么缘故呢? 难道编辑人员或专家就那么水平低下、视而不见吗? 非也! 职称论文的出笼, 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 为照顾本校教师评职称, 本校学报为职称论文开绿灯。一些高等院校, 为使高级职称人数占较高比例, 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 申报高一级职称, 这是正常的, 也是应该的。但论文质量到底如何,是否达到发表水平, 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学校领导往往示意学报对本校教师投来的文章尽量发表。再者, 高校学报最初的定位, 也是发表本校教师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园地。一些文章由于质量不够高, 达不到发表水平, 因而无法投到外面去。为了照顾, 本校学报只好免强采用, 于是许多高校学报在刊登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为自己赢得一定的声誉的同时, 也成了伪劣论文的避风港。

第二, 职称评审制度中存在一些弊端。如今高校的职称评审, 其硬件要求中有一项, 就是要发表若干篇学术论文。而在评审过程中, 对论文质量的要求, 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严格。一些人的申报论文中并没有一篇像样的, 即没有一篇能够体现相应职称要求的学术水平, 但只要文章的数量符合有关职称评审的规定, 往往能够如愿以偿。在这样的情况下, 职称论文的出笼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 人情稿、关系稿。在高校学报刊出的职称论文中, 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而得以发表的。其一通过校级领导转至编辑部。其二是通过资历较深的老教师帮忙说情。其三是作者与编辑人员有直接关系。其四是各类主管部门、业务关系部门利用职权推荐稿件。这四种情况, 编辑部在处理时都很难挡驾, 致使职称论文得以出笼。


(二)“职称论文”的危害

职称论文在落后地区的高校中已接近泛滥的程度, 它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第一, 教师的科研水平下降, 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由于一些职称论文能够顺利出笼, 并通过职称评审, 因而许多教师便不愿再下功夫去认真读书, 去刻苦钻研, 由此助长了一些人的投机取巧及懒惰之风。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早已为实践所证实。很难想象, 不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 不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而能够深刻地把握其原理及规律, 并将该学科的内容讲深讲透。更不用说激发和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新问题, 并指导学生去研究、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 职称论文的泛滥, 无形中会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第二, 学术刊物(主要是高校学报)的质量、声誉受到很大影响。高校教师的论文大多刊发在高校学报上, 职称论文的泛滥, 必然影响学报的质量和声誉。高校学报在人们的心目中曾经是十分神圣的学术殿堂。过去, 人们在翻阅学报时, 总能够被大多数文章中新颖、独到、精辟的见解, 被深刻、精当的阐述和分析, 被严密有力的推理论证, 被简洁、平实而又流畅的语言所深深地吸引;总会感受到学术研究、学术讨论的浓烈的气味和独特的魅力。但是, 自上个世纪90 年代起, 这种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学报开始被职称论文充塞, 并且愈演愈烈。到了90 年代后期,已经发展到了令人发指、难以收拾的程度。有的学报在某一期当中只有一两篇稍微像样的文章, 其余全是职称论文。这样的学报, 无疑是变了质的学报。可以说, 自从职称论文泛滥之后, 除了一些名校的学报仍受欢迎外, 多数学报都已失去了基本的读者, 有的学报甚至被认为连资料价值都不具有。这样的现象, 真让学术研究者和学报工作者感到十分悲哀。


第三, 职称贬值, 学术腐败严重, 影响后学。

许多教师靠职称论文评上高级职称, 这是有目共睹的, 高级职称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严重贬值。过去一提到教授或副教授, 人们便油然而生敬意。但是, 近十几年来, 教授副教授的声誉远不如前, 除了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称论文的影响。许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根本不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不懂得学术论文的基本写法, 甚至连本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都没有吃透, 这些情况自然会表现在教学当中。这种名不符实的状况, 在高校十分普遍, 不仅同行心中有数, 就连学生都看得十分清楚。

职称论文的泛滥, 造成了严重的学术腐败, 即抄袭、剽窃、请人捉刀之风盛行。学术腐败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如果多数人都不去积极地探索, 刻苦地钻研, 科研工作很难向前推进, 而且还有可能停步不前。高等学校除了教学外, 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科研。科研工作是否成绩显著, 是否有较多的科研成果, 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 学术腐败最终会导致高等学校的形象不佳, 声誉下滑。学术腐败还会导致另一个严重后果, 即青年教师效仿。搞科学研究要吃得苦, 耐得住寂寞。既然别人能通过剪刀加糨糊发表论文, 我又何苦去累呢? 这种心理支配着现今不少青年教师, 可见职称论文的危害实在不浅。

以上我们对职称论文的种种特征, 以及职称论文的危害作了简要分析, 目的是希望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 使职称论文的蔓延得到有效的遏制。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系统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