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资讯德国伪期刊引关注 学术出版物应当好“质检员、把关人”

德国伪期刊引关注 学术出版物应当好“质检员、把关人”

时间:2018-07-27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近日,德国多家媒体调查披露,一些出版商采用欺骗手段,经常在虚假科学期刊上刊登几乎未经审核的研究报告,由此导致大量错误或真假难辨的信息流入社会,误导读者。


近日,德国多家媒体调查披露,一些出版商采用欺骗手段,经常在虚假科学期刊上刊登几乎未经审核的研究报告,由此导致大量错误或真假难辨的信息流入社会,误导读者。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听到别人打喷嚏,幸灾乐祸或者自我庆幸,都不是健康的心态,最好的做法是给自己做一次体检、敲一敲警钟,看看是否存在相似的问题或需要警惕的隐患。德国这次爆出的科研出版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关注和省思。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件事发生在德国,离我们很远。是的,北京与柏林之间相距远逾万里,不可谓不远,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资讯快速传播的今天,中国与德国其实处在共同的全球学术网络之中,共享着许多学术资源和信息,也受到相似的学术生态的影响。

更何况,调查还显示,全球有多达40万名的研究人员曾在虚假科学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联系到这几年爆出的中国学者“撤稿门”等事件,或许这40万名研究人员中也有我们的同胞。他们像《围城》里的方鸿渐那样拿着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用刊发在“国际期刊”上的“学术成果”,骗取更多学术

资源。

即便再退一步来讲,我国学术出版本身的情况也并不容乐观。近年来,在科研考核过度量化、过分依赖论文以及急功近利的学风等多种因素刺激下,学术刊物一号多刊、违规增刊、买卖版面、虚假引用、滥收版面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各种代写代发论文的“中介机构”更是层出不穷。一些名头颇大的学术出版社或刊物被业内视为“学术垃圾生产厂”,但作为项目申请、职称评定、获取学位等要素构成的“学术产业链”上的顽强一环,它们在成果出版、论文发表的庞大“市场需求”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赚得盆满钵满,真可谓乱象丛生、触目惊心、令人心忧。

事实上,在科研的领域里,学术出版应承担起“质检员”和“把关人”的角色。如果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缺乏必要的自持和操守,置自身职责于不顾,放任不合格乃至错误的信息流向社会,一则可能扭曲学术发展本身的进程,扰乱、延缓或阻碍学术创新;再则这些虚假或错误信息一旦被政府或公众采信,又可能造成决策失误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正如德国的科学家们所指出的,未经审核就发表研究报告玷污了科学的严肃性,这么做是“科学的灾难”,不但危害了个别科学家的声誉,而且还破坏了公众对科学本身的信任。毋庸置疑,信任是十分宝贵的,它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氛围和保证。信任可能因一件小事就被破坏,却需要付出千万倍的成本去修补。这些年,我们的社会上或明或暗地飘荡着一股对专家的怀疑和嘲讽,昔日受人尊敬的学者被调侃为“砖家”“叫兽”,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称号”折射出的,正是民众对科研、学术以及学者群体信任的缺乏或破损。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德国媒体揭露的情况中汲取教训,对照国内的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活动全流程特别是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诚信管理机制,以及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发挥学术出版的“把关人”作用,提高审稿质量,把那些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出版机构列入黑名单,杜绝科研成果发布中的“潜规则”,让新时代的学风更加清朗。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系统列表
返回顶部